第177章 半喜半憂(1 / 2)

加入書籤

縣令一職在高門大族眼裡雖是鬥食之官,卻也不是一般人輕易夠的上的。

要麼需有辟入公府或軍府的經歷,要麼得有為郎、博士或國學助教的經歷,再不然也要經歷過察舉——這些人中多數出身於縣令長或令長以上官宦之家,真正孤微單寒子弟可說少之又少。

北地經歷過大動盪,用人方麵不比南地嚴格依從家世品流,更多還是參照前期施行過的察舉製。

這固然有其好的一麵,譬如化元元、移風俗。卻也難免被別有用心的人鑽了空子。

察舉興起於前朝,燕朝一度延用。作為搜羅人才、選拔官吏和任用升遷的清流正途,也是求仕者必由之途,從地方官吏到朝廷的名公巨卿,不少都是孝廉出身。然而發展到後來,這種鄉舉裡選之製也和時下盛行於南地的九品中正製一樣,被世族大家所壟斷,成為他們互相吹捧、安插私人的工具。

孝廉,顧名思義,在家做孝子、出門做廉吏。

最初,被舉者還多為州郡屬吏或通曉儒經的儒生,強調為人立身以孝為本、任官從政以廉為方;中期以後,吏治腐敗,考核鬆弛,察舉不實。

這就導致魚龍混雜,有越來越多的濫竽充數者。如此一來又和吏治腐敗互為因果,造成了惡性循環。

民間曾流傳過一首童謠:「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被推舉作秀才的人竟然不識字,被薦舉作孝廉的人竟然不贍養父母,被選拔定性為寒素清白的人竟然像汙泥一樣骯髒,被稱為是乾吏良將的竟然像雞一樣膽小。

北涼入侵之前的幾年,許是世道將亂,門檻更進一步降低,鄉郡富戶,但凡使點銀子就能舉個秀才、察個孝廉。

而察和舉又有不同——「舉」是以底層民眾的反映與評議作為主要的參考標準,若果鄉鄰都說此人在孝行廉潔方麵堪為典範,朝廷則任用之;「察」主要依賴於上級官員對下級官員的觀察和評定,若上級認為某人在某一方麵有所作為,則提拔任用。

前者出於民眾的認可,後者完全可由上級圈定,因而「察」與「舉」比起來,有明顯人為操縱的空間。

吳友德就是察來的孝廉,非是郡國歲舉的孝廉。

察舉之後,還要經過公府舉辦的考試,朝廷確定選得其人後,才會量才錄用。

吳友德原也要和那些歲舉的孝廉一塊到洛邑參加復試,盡管考試的內容是與他八竿子打不著的「諸生試家法,文吏課箋奏」,他也信心滿滿,因為和前頭那關一樣,家中皆已「打點妥當」。

誰料還未動行北地就天翻地覆,復試終究未能完成。

宣和之亂後,北地有識之士或死或傷或南流,理政人才急缺,吳友德這樣一個半成不就的孝廉倒成了還算不錯的人選。

雖無傲人門第,也非官宦之家,甚至為官者基本素養都缺乏,可也正因如此,吳友德毫無良心上的包袱,比之尋常人更能豁得出去,也從不介意在人前顯露自己對孔方兄的癡迷。

範廣原是區區一縣佐,因能寫會算被吳友德看中,一手提拔成了縣丞。

跟在吳友德身邊的那些年,範廣大可算是大開了眼界。

吳友德此人雖未讀得幾卷書,卻頗有些儒雅彬彬之態,還很有一套長袖善舞的本事。巫雄本就地處偏遠,再經他上下左右一番運作,徹底成了州中之「國」,任他肆意施為多年也未起過風浪。

說是肆意妄為,吳友德卻也不是那粗蠻夯貨,他亦有自己的底線,譬如從不愛對民用強,隻喜軟刀割肉,凡事都講究個有理有據,讓那些刁民縱然有口也難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的基因無限進化 穿到蠻荒後被迫成為領獸 橫推從妖魔世界開始 廢柴如我能重塑萬物 降臨鬥羅大陸,開局審判唐三 快穿宿主開局刀了反派BOSS 禁地探秘:扮演法儒,隊友女武神 禦獸:我的寵獸是栗子球! 遠古神話:開局成為人皇軒轅氏 苦境烽煙之異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