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灑滿明村河(第四十三章 )(1 / 2)

加入書籤

蒲公英灑滿明村河(第四十三章)

明青蘿

我小時候還見過這根桃木拐杖,遠遠看去並不顯眼,但拿在手上,卻有一種沉穩厚重之感,特別是那股淡淡的桃木香味,鑽入鼻孔,讓人有種神清氣爽、飄飄欲仙的滋味。拐腳子視這根桃木拐杖為隨身至寶,不允許任何人觸碰,隻有他在反復嘮叨明洪的善與好時,才允許他人碰觸感受。拐腳子拄著這個拐杖,在明村的山間田野平安度過了十幾年時光,臨終之前,他隻留下一句話,桃木拐杖要隨他安葬,他要帶著這根拐杖登上望鄉台,跨越黃泉水,走過奈何橋,隻要手上有了這根拐杖,走在哪裡,他都能順順當當。家人自然不會違逆老爺子最後的心願,桃木拐杖放進了拐腳子的棺木,消失在了黃土深處。拐腳子的聲名很快就消失在了明村小河淺淺的流水中,但桃木拐杖的故事卻在明村傳揚不息,幾乎成了每一個小孩的必修功課。又一個十多年過去了,明村被轟隆隆的推土機連根拔起,每一個明村人都茫然無措地沒了家鄉,進入城市高樓張望日夜不息的車水馬龍,在明村泥土裡躺著的,不管是千百年前的,還是周年祭祀未過的,統統被後人喚醒,要他們騰出位置,換個地方再繼續沉睡。拐腳子的墳墓被打開,棺木早已經腐爛,在拾撿骸骨時,拐腳子的孫子、我的兒時好友明輝吃驚地發現,在骸骨旁邊,那根桃木拐杖竟然保存完好,沒有半點腐爛的樣子。明輝的父親將拐杖拿在手上仔細端詳了許久,說,這跟下葬時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真是神奇,不可思議。明輝的父親嚴厲拒絕了明輝希望留下這根桃木拐杖的建議,說,你這不孝孫子,爺爺的隨葬東西你也敢伸手,不怕遭報應。於是,桃木拐杖隨著拐腳子的骸骨再次沉入了地下,桃木拐杖的傳奇故事在明村人中旋風般地逛了一圈,很快也就消散在了現代都市裡的繁華熱鬧中了。畢竟,明村人已經作鳥獸散了,躲藏在天南地北各個精致高雅的小格子間,生人尚且難再相見,何況這數十年前深埋在地底的陳年往事。

明洪叔在明村的往事雖然不多,但點點滴滴砸過來,早就把我們的耳朵砸出層層老繭來了。奶奶說,一九七六年的冬天,是明村人最難忘的一個冬季。久違的陽光灑落在明村的每一寸土地上,晚稻收割完了,水渠、池塘裡的淤泥也清理完畢,明村屋棟坑水庫被徹底放空了,無數的魚蝦在淺淺的水底活蹦亂跳。我奶奶說,那是明村生產隊裡許多年以來沒有的熱鬧景象,整個水庫都是人,大人小孩爭搶著抓魚捉蝦,那熱鬧勁兒比過年還火爆。那段時間,家家戶戶魚香撲鼻,竹篙上掛滿大魚,竹簸箕上曬滿了小魚小蝦。明村屋棟坑水庫也徹底清淤了一次,奶奶說,這是明村屋棟坑水庫撈魚最多的一次,也是建成之後的第一次清淤,大家的乾勁和熱情全被滿水庫的魚蝦給釣上來了。

隆冬的太陽慢悠悠地掃過明村的山野,家家戶戶的魚蝦都曬成了乾貨,全部裝進了壇壇罐罐裡。這個時候,一個如五雷轟頂的新聞在明村傳開了,明洪的父親,我的四爺爺獲得了重新評價,結束了在明村接受莊稼地再教育的十年生涯,恢復原職,重新擔任離我們明村三百多公裡遠某個大型礦山企業的礦長。明洪隨著父親在明媚和煦的暖陽中離開了明村,踏上了真正屬於自己的舞台和人生。明村人不舍的目光中飽含希冀和祝福,他們相信,這個獲得明村人眾口一辭稱贊的半大小夥子,在那更遼遠廣闊的天地間,一定會有錦繡的前程,一定會有更大的愛心,更多的善舉。

明洪叔一家離開明村後,我的啼哭聲才在明村的山野間鳴響。明洪叔的故事伴隨了我整個的童年時代。記憶中,我第一次見到明洪叔,是在我讀小學三年級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明村每年的三個重大節日之一,一過年二端午三中秋。在明村小孩的記憶裡,端午節的重要和意義遠超過年與中秋。過年無非吃喝拜年說吉祥漂亮話,放放鞭炮,看著大人舞幾下龍燈而已,中秋就更沒什麼意義了,除了月餅好像就沒有什麼其他的東西可以吊起我們的胃口了。端午節則不同,我們可以放風箏,可以折紙船,可以插艾草,可以編製五彩絲線,還可以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好玩好吃的多得數不過來。那芳香四溢的酒水滴在額頭上、耳朵上,麻麻的、酥酥的,又有些冰涼涼的,特別的舒爽解氣。在我們明村,最重要的節目當然是賽龍舟了,大人們組隊賽一場,我們小孩也組隊賽一場,明村河兩岸人山人海,加油歡呼聲驚天動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陳平往事 朝花還得朝花時 穿越修仙,道友,請留步! 以第二人稱解剖自己的困惑 暗幕世界 尋找過去的快樂 地球重回修仙 唯秘辛 師尊哥哥你別怕,讓我把你拿下 染入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