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義士(1 / 2)

加入書籤

趙構抬頭望了望這些龐然大物,而後坐在侍從搬來的椅子上道:「好!好!好!大宋有你這樣忠勇之士則中興有望、雪恥可期!你來具體與朕說一下這些海船吧。」

張公裕再拜而後指著身後的艦船道:「陛下請看,最大的五千料海船,長20丈左右,寬5丈左右,可乘人500餘人。中等三千料海船長15丈左右,寬4丈左右,可乘人三百。小海船一千料長10丈左右,寬3丈左右,可乘百餘人。」

(著名南海一號,就是當時宋朝中等規模的常用海船,大約為三千料。其長418米,寬11米,高約4米,載重近425噸,排水量估計可達828噸。42米大家可能沒什麼概念,這麼說吧,常見的28層高層住宅一般高85米左右。)

趙構看了看站在甲板上的精壯水手道:「你剛才說你的水手都擅長弓弩刀劍?」

張公裕俯首作揖,彎月要抬頭看著趙構道:「陛下有所不知,茫茫大海實為法外之地,往西洋行商路上多有海盜。所以往西洋行商的水手,不但要通習水性、掌握操船的技巧,還要有武藝傍身。再加上大洋之上,全船數百人本就全憑船老大的號令行事,與軍中無異。故而這些人無需多少操練,就可以直接上陣殺敵。」

趙構也是知道這個張公裕的,史上趙構逃往海上躲避金軍追擊,多虧這個人率船隊阻擊金軍這才讓趙構得以逃出生天。然而當時礙於此人商人身份,和政治宣傳需要並沒有給他加官進爵隻是私下裡賞賜了些許金銀。

所以史書上也隻是簡單的記載如下:建炎四年,己未,金人陷明州,夜,大雨震電,乘勝破定海,以舟師來襲禦舟,張公裕以大舶擊退之。張公裕也從此史上查無此人。

趙構此時從未來歸還,自然不在乎什麼商人身份,於是道:「張公裕聽旨,朕命你為水軍都統,從五品銜。你帶來的人全部歸入楊惟忠統領,至於你以下的軍官由你提名擬一個名單上來,朕照準!」

張公裕帶領近兩萬水手跪拜山呼道:「謝陛下!」

且說趙構數道旨意瞬間傳遍大江南北,全國上下為之沸騰。淪陷區的百姓有了盼頭,許多已經放棄抵抗的義軍又組織了起來。山東的泰山、山西的太行山上又聚集起了無數股義軍,不斷襲擊金軍的補給線,百姓也紛紛為他們輸送軍糧。

從淪陷區逃到江淮地區的流民中,青壯年踴躍參軍。江南百姓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商賈的捐輸和自願投軍者絡繹不絕。

形勢看起來一片大好,然而趙構心中卻十分清醒,情況沒看起來那麼樂觀。

首先是軍隊改革淺嘗輒止,最大的變動隻是殺了範瓊、貶黜了杜充,並將其部眾分派到有能力的將領手中。這僅僅是表明了一個態度而已。至於重新指派高層武將也僅僅將影響力達到高層,中低層武將和官兵的風氣並未改變。

名將種師中是怎麼死的?就是沒帶夠賞賜,士卒一哄而散。根源在於大宋軍隊的征兵製度。所以江淮軍力人數雖多,戰力卻未必可靠。其中充斥著沒有經過訓練、見過血的新兵和農民,以及原廂軍中毫無鬥誌的地痞流氓,馬匹鎧甲更是稀缺。靠這些人能擋得住正值戰力、士氣都在巔峰狀態的金國鐵騎麼?

更別說軍中擁兵自重的軍頭依舊多如牛毛。雖然殺了範瓊這個最大的刺頭,然而如襄陽的桑仲、李橫,被發配到泗州的王燮,看起來比較聽話的劉光世等依舊是一個個定時炸彈。

然而沒辦法,時間緊迫趙構不得不安定他們的人心,好抵抗住金軍的入侵。等安定下來再慢慢收拾他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陰陽雙界誅鬼人 一覺醒來我成了縣大隊長 九星軍主 我本是帝 妖怪都得死 詭異世界開局被點化 洪荒之最強佛祖 賽馬娘:傳奇訓練員 我和我的夥伴拯救了全世界 現代陰陽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