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第229章(2 / 2)

加入書籤

他剛到淮郡時,對沐耀還有些不服氣,到現在,跟沐耀的差距,已然是天壤之別,也沒有了不服氣。

人家憑本事立的戰功,橫斷江一役跟著陛下打得全軍覆沒都沒退,以極為懸殊的兵力硬是把對方打了個全殲,打得西邊諸郡再不敢從水路來犯。

沐瑾讓人給沐省上茶,道:「剛才我回老宅轉了圈。」

回老宅轉了圈?沐省立即反應過來,這次召見估計不是軍中的事,而是族裡的事。

沐瑾說:「清郡是沐氏一族的祖地,是我們的根,先人的骸骨還都埋在這片土地上,總不能真就拋棄掉,任其荒廢。」

提到祖地,沐省的心裡直發酸,想到當初被迫遷族,再想到這一路看到的景象,眼圈都紅了,喉頭有些哽咽。

沐瑾說:「我已經讓老管家安排人收拾宅子,重立門匾。隻是老宅再安排給人做家宅居住,或者是空置供起來都不合適,我打算將其建為學府。」

建為學府?沐省震驚地抬起頭看向沐瑾,把老宅建為學府?何意?有這操作?

沐瑾說:「以前府裡是有學堂的,你們、沐耀都是從裡麵出來的,為沐氏、為清郡、為淮國培養了許多人才。在這裡建學府,比淮郡的昭武堂更有意義,也不會讓這座宅子就此沒落。」

沐省反應過來,起身,抱拳,俯身,行了一記大禮道:「沐省請纓參與建造學府一事。」

軍中人才濟濟,他想從中斬露頭角,太難了。在軍事學府任教,同樣是有品級,能有建樹,且在沐氏老宅建學府的意義非凡,於沐氏一族、於清郡都是能蒙蔭後世的福澤。

沐瑾說:「不是讓你參與,是讓你主持,你擔任學政一職,執掌學府大小事務,包括人才招募、教學科目、教規製定等,乾好了,封侯,乾不好,輕則卷鋪蓋走路,重則人頭落地。」

沐省用力抱拳,大聲道:「若乾不好,沐省提頭來見。」

沐瑾指了指手邊的一箱金子,道:「這些你先拿去用,算是我個人支助,後續開銷,找朝廷。府學可以參照昭武堂,但我希望,它能比昭武堂更好,成為大淮國最頂尖的殿堂級學府。」

沐省心潮澎湃,大聲應道:「是。沐省誓不辱命。」

沐瑾把寫好的調令給沐省,道:「忙去吧。」

沐省接過調令,重重地行了一記大禮,這才退出去。

方易是真沒想到沐瑾去了趟沐氏老宅,回來就安排建這麼大一座學府。把自家祖宅蓋成學府,他真是頭一遭聽聞。

沐瑾敢安排,沐省敢接。

方易想象下,太上皇哪天要是回來,突然發現,家宅變成莘莘學子進進出出的學府,不知道陛下會不會挨親娘一頓錘。

即便要建學府,城裡這麼多宅子、地皮,哪裡不能蓋?

他轉念一想,學府乃培育人才之地,按照陛下重視教學、人才培養的做法來看,將沐氏祖宅蓋成學府,這座宅子定然是人丁昌隆,代代人才源源不斷地培育出來。從這座府學出身的學子們,對於沐氏皇族會有極大的歸屬感,其榮譽感也與尋常府學出身的大不一樣。

陛下沒忘根,清郡沐氏一族生長在這裡,自然也忘不了根,哪怕他們已經在他鄉紮根立足,也會派人回來進行投資經營建設,待學府建成之後,甚至會安排家中子弟回來讀書。

就在這裡的人能得到休養生息,離開的人帶著錢財物資回來進行投資發展,方易相信,用不了多少年,清郡又能成富庶繁華之地。

文興之地,必是繁華昌隆之地,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方易思量過後,對沐瑾的安排,打心底佩服。

侍衛長賴泉領著一名驛兵進來,呈上書信:「陛下,淮郡有信到。」

沐瑾接過賴泉轉呈上來的信,一眼認出是蕭灼華的字跡,臉上頓時帶了三分笑,當即拆信看她寫些什麼。

信上先是說了下南邊的戰況,蕭灼華讓他把楚尚或者是方稷調一個過去。

南邊富庶,不能每個郡縣都推平了,得留些懂經營建設的人才。

屠嬌娘跟沐耀都是打仗的好打,但對經營建設並不擅長,方稷和楚尚都當過郡守,知曉如何治理一地,且因為販鹽,跟南邊諸郡的往來多,對那邊的情況更清楚。

有他們在,哪些地方直接平推,哪些地方可以接受投降,也更為有數。地盤要占,穩經濟、搞發展則至為重要。

沐瑾要打東陵,京城千裡平原廢了,僅靠西邊諸郡維持不了這開銷,南邊不能再讓戰征打廢了。

蕭灼華的看法是,將南邊諸郡結盟分化瓦解,拉攏一批跟淮國有往來、能接受他們這一套的,穩住南邊發展,捶死那些冥頑不化的。

方稷得負責征東陵運糧的事情,這麼長的糧線調派,沐瑾不放心交給別人,還是安排自家姐夫上。

楚尚在賴瑤麾下,打東邊五郡那幾個窮地方,既沒去南邊能出戰功,且也不是非楚尚不可。

沐瑾決定安排楚尚過去。

他繼續往下看,說的是給新占的各郡縣安排官員的事情。調派名單已經定下來了,蕭灼華給他附了份,考慮到他不熟悉朝中官員情況,後續會把這批官員的履歷文書抄一份給他。

官員多,履歷檔案的數量自然少不了,驛兵送信,帶不了那麼多的文書檔案,得另外安排人送。

最後就是蕭灼華告訴他,確定懷上了,除了覺多了點外,其餘一切還好。朝中諸事順手,並沒有什麼可憂心的,讓他不用擔心她操勞煩心影響養胎。

沐瑾想著生孩子辛苦又危險,並不願讓蕭灼華受這累,可家裡又要多一個小朋友了,他也不知道怎麼的,還挺開心的。

沐瑾美滋滋地給蕭灼華寫信,先是一通關心,之後才提到路上的見聞,以及他的一些安排措施,以及對於這些安排是出於什麼考慮等。

他跟蕭灼華離得遠,在治理實施上,要是兩個人方向不一致,或者打起來,會出大問題的。他又不怎麼管朝政,那麼跟蕭灼華說得越清楚越好,這樣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有什麼分歧處,蕭灼華才好視情況調整。要不然,實施下去以後,再進行更改,那就不是麻煩的事,弄不好就是傷民傷經濟之舉了。

沐瑾在清郡郡城隻待了幾天,便帶兵往東安關去。

交通不發達,時間都耗在路上,不知不覺間,就已經是入秋了。

衛侯嵐鏗到天氣都轉涼了,才等到悠悠哉哉來遲的沐瑾,對於他要穩後方、不著急趕路的舉動,自是說不出不是來的。後方穩了,糧線穩了,他們沒有後顧之憂,這仗打得心裡才穩。打仗,急,可是急不得的。

可要說不急,也不對。

他把東安關駐軍情況匯報給沐瑾後,問沐瑾:「如今已經入秋,是就此休息,等到來年再動兵,還是趁著天氣沒冷,出兵試試看?」

沐瑾說:「眼下我們的糧食物資都充足,打幾場勝仗好過年。」

東陵再窮,窮的是奴隸,貴族總還是有錢的,金子布帛等財物必是不缺。怎麼著也得奪幾座城,抄些貴族的家,給兵將們把過年錢發了。

抄了貴族,給奴隸放歸自由身,劃分土地,明年的春耕就可以安排上了。

東陵的土地肥沃,再把肥料安排上,怎麼都能有些糧食產出的。這邊多一口糧食盈餘,比起長線調糧的損耗來,就是省下十口糧食。

他走精兵路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省糧。軍隊的數量多,吃糧食都能把國力吃垮。

嵐鏗讓東陵打了這麼多年,如今終於能打回去,眼裡迸出光芒,當即取來東陵地圖,問沐瑾:「不知何時出征,先攻哪座城?」

從東安關出去,有兩條路,兩邊都是縣城。東陵山多,那兩座縣城都是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土地肥沃,又不缺水灌溉,縣城依山而建,地形並不是方方正正的,守起來,也好守。

可要說有多難攻,對於如今的嵐鏗來說,就縣城的那些城牆,真擋不如投石機一輪進攻的。至於山城地形地勢復雜什麼的,他投了沐瑾之後,特意學了巷戰打法,大軍進城之後,真不怕跟守軍打巷戰。

最主要的是,東陵的兵早在去年薑祁戰敗時就打光了。

現在的東陵,哪怕是想要征兵,都沒人可征了。之前連十二三歲的孩子都征走了,這才一年時間,總不能抓十歲的娃娃上戰場吧。東陵遵守齊禮,女人講究貞靜知禮,可不講究舞刀弄棒,想學淮國組建女子軍隊,也得看她們提不提得起槍戟。貴族、平民女子以纖瘦柔美為佳,奴隸女子麵黃肌瘦身上連點肉都沒有,又哪來的力氣。

沐瑾盯著麵前的兩座縣城,問:「東陵還沒調兵來守嗎?」

嵐鏗說:「齊國朝廷無力再守,但對於打還是降,目前還在吵,因為沒有兵力可調派,我們又隨時能揮軍打過去,兩個縣的縣令派人來送過好幾次降書。寧定郡的郡守派了人過來,想和談。」

沐瑾問:「和談?」

嵐鏗說:「他們想要稱臣納貢。」

沐瑾說:「喲,想得還挺美呢。既然確定城防空虛,分兵兩路,一起打。兩個縣城離得近,東安關有三萬騎兵可以隨時支援,哪怕他們有伏兵也不怕,趕路的時候小心點,探查清楚再前進。」

這兵分兩路,也得有個分法。

嵐鏗麾下五萬大軍,目前中軍大營的隻到了一萬,再就是三萬騎兵。

如今三萬騎兵留下,剩下的六萬軍隊,由衛侯世子嵐柏分出兩萬,跟中軍大營的一萬會合,一邊三萬派出去打。

分兵兩路,一路推過去,正好夾擊郡城。

眾人定好出兵的事,大軍當即調動起來。

兩天後,兩路軍隊同時出發。

大軍早上出發,下午就傳回了捷報,兩個縣城沒有任何兵力,沒有遭到任何抵抗,直接拿了下來。

齊仲得到的確切消息是,沿途諸縣都沒有兵,就連郡城也隻有一千郡兵,以及貴族的私兵,加起來不到五千。

沐瑾讓他們直撲郡城,把郡城占穩後,再挨個抄縣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反派長媳 我與宿敵成雙對 娛樂圈隱婚 我靠破案成了地府金牌中介 花瓶作精分手後爆紅了 目標一百億[無限] 惡犬 倒黴直男意外變成蟲母之後 無限修羅場 誤會死對頭太愛我後[娛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