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十七章 方正化率軍偷襲多鐸部(1 / 2)

加入書籤

徐州城,方正化也關注了多鐸部許久,他也在謀劃一場突襲。

而在徐州城外駐紮多日的多鐸部,逐漸的也放鬆了下來。

京師校場。

多爾袞身著滿清鎧甲,立於高台之上。

底下站著萬餘手持紅纓槍的士兵,正整齊列隊。

多爾袞高聲開始動員,將他父皇努爾哈赤的七大恨搬了出來,以用於號召軍隊。

大清國攝政王多爾袞赤詔告於皇天後土曰:

我之曾祖父,未嘗損明邊一草寸土,明無端起釁邊陲,害我曾祖父,此恨一也……此恨二也;……此恨三也……此恨死也……此恨五也……此恨六也;昔哈達助葉赫二次來侵,我自報之,天既授我哈達之人矣,明又擋之,脅我還其國,已以哈達之人,數被葉赫侵掠,夫列國之相征伐也,順天心者勝而存,逆天意者敗而亡,豈能使死於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還乎?天建大國之君,即為天下共主,何獨構怨於我國也?今助天譴之葉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為剖斷,此恨七也。

頒布完七大恨恨事之後,多爾袞毫不猶豫地點兵出征。

其實,所謂的「七大恨」不過是他篡奪天下的一個借口而已。

在校場上,一萬多名士兵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他們都是滿洲最精銳的戰士,全都隸屬於他麾下的鑲白旗。此時此刻,這些士兵們精神抖擻,士氣高昂,仿佛已經做好了隨時沖鋒陷陣的準備。

與此同時,北京城外,由各個旗主(固山額真)、甲喇額真等將領率領的大批軍隊也早已集結完畢。他們身著滿清鎧甲,威風凜凜,嚴陣以待。

隻見多爾袞身騎一匹高大威猛的戰馬,緩緩駛出京城。他的身後緊跟著一群漢人臣子,其中包括範文程、吳三桂和洪承疇等人。

這支浩浩盪盪的隊伍共計十萬人馬,正朝著南方火速前進,前去支援多鐸所率部隊。

鏡頭切換至徐州城這邊。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方正化做出了一係列戰略部署,並將守衛徐州城這項至關重要的任務交托給了陳奇瑜和閆應元二人負責。

當天深夜時分,趁著月色昏暗,方正化親自率領三千名騎兵,每個人身上都背著手雷;此外還有一萬五千名步兵,則攜帶著大量的炸藥,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徐州城。

出城之後,方正化向第二軍二一師下達命令,要求他們在茶城外沿的河岸處設下埋伏。

他則帶領的騎兵一路往北奔襲,僅僅三四十裡路程,不到一個時辰,大軍便已靠近了多鐸駐紮的營地外。

由於之前每日防止徐州守軍出城偷襲而高度戒備,隨著時間的推移,清軍大營也鬆懈了下來。

而方正化的打法與黃得功則是兩樣。

他率領的三千騎兵。

風馳電掣般地沿著營帳狂奔突襲,手中不斷點燃著炸彈,毫不猶豫地朝著清軍大營扔去。一時間,爆炸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仿佛整個大地都在顫抖。

這突如其來的狂轟濫炸,讓正在睡夢中的清軍猝不及防,瞬間陷入一片混亂之中。他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完全失去了戰鬥的秩序和勇氣。

然而,多鐸率領的一萬清軍以及隨後趕來支援的漢八旗軍隊,並沒有像尚可喜所帶領的明朝降兵那樣毫無章法。他們迅速反應過來,各自結成緊密的陣勢,努力穩住局麵。原本的慌亂漸漸被壓製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緊張而有序的氛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弒神經 玩個遊戲竟然拯救了世界 輪椅上的高武,從ICU開始崛起 城向北 全球數據化:孤城啟航 穿越修仙者想要擺爛一下 斷絕關係後,家人哭著求我回去 綠色平行線 二全其美 政道官途